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以人流最密集、商业最繁荣、历史最厚重的崇安寺街区为试点高忆管理,通过全方位活化利用文保建筑、立体式打造公共共享空间、多角度营造全龄友好场景等一系列举措,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共建、文明实践街区共治、文明实践资源共享、精神文明品牌共创、市民文明行为共促,创新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文明实践特色街区。
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的重要意义
一是促进文化涵养文明。一部无锡史,半部在梁溪。崇安寺街区作为无锡城市文明的发源地,是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在此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将助力梁溪蓄势“文明高地”,跃升“文明高峰”。
二是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在城市核心商务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可以有效展示城市文化底蕴和独特风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可为其他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创新拓展提供好用管用实用、便于复制推广的实战经验。
三是持续深化创建改革。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的建设是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推动城市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梁溪区积极推行参与式治理,将文明实践与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工作融合。广泛开展嵌入式宣传,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踊跃参与。创新采用体验式教育,让大家在沉浸式活动中获得新知。
展开剩余81%二、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的实践探索
一是全方位活化利用文保建筑,焕发街区活力。崇安寺街区是无锡城市原核,更是展示城市形象重要窗口。街区及其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国家、省级、市级文保单位22处45组(全区138组)。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文化、涵养文明的重要载体。2023年,梁溪区投入4.1亿元通过重塑形象,将文保建筑活化利用,让历史记忆得以延续和更新。
千年书院文化滋润心田。东林书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打造青少年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名礼堂”品牌,每年坚持开展青少年“八礼四仪”系列主题研学活动。省级文保单位钟楼书院建成市级钟书房旗舰店,成为高品质阅读沙龙、书画展览、艺术交流、理论研讨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举办的重要场所。
地方红色文化催人奋进。位于后乐园池上草堂的梁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曾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秦邦宪年轻时工作过的地方,自启用后,活动持续火热,场地供不应求,成为展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效的重要窗口。街区内无锡第一支部党建基地,每年吸引近10万人次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参观学习,梁溪区委宣传部多次联合相关部门以建党日、国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大型升旗仪式高忆管理,安排先进典型在国旗下宣讲,吸引大批市民游客自发参与。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成长。千年小娄巷焕新归来,巷内的小娄巷樊登书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每月邀请各类名师名家开展家风家训系列讲座、文化沙龙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吸引了数百组家庭长期参与其中。改造后的阿炳故居民乐厅常常组织知名艺术家、青少年学生开展二胡演奏、话剧表演、艺术论坛等各种小型文化类文明实践活动。
二是立体式打造公共共享空间,提升街区整体品质。公共共享空间是文明实践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互动交流的重要场所。梁溪区注重从空间布局、功能设置、环境营造等多个方面入手,打造立体式、多层次的公共共享空间。
地下空间利用。依托三阳广场地铁站换乘区强大的客流量,通过设置爱心驿站、文明实践纳凉点、开展梁溪榜样文明实践集市、组织传统文化活动等,为市民乘客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引导大家积极参与文明实践。
地面空间优化。通过合理规划街区道路、绿化带及公共休闲设施,为街区营造优美的环境,特别是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三大户外开放广场的规范管理和有序使用,极大地拓展了文明实践活动空间。
楼宇空间开发。充分发挥户外公益广告显示屏和街区楼宇亮化设施的作用,生动展示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精心打造璀璨夺目的城市夜景。2024年国庆前夕,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20多名年轻的无人机爱好者登上街区内的楼顶空间,拍摄无人机悬挂国旗巡游,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市民一致好评。
三是多角度营造全龄友好场景,构建和谐街区生态。面对不同年龄层市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梁溪区通过多角度营造全龄友好场景,精准定位、合理规划、创新服务,打造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和谐街区生态。
处处体现儿童友好。结合儿童友好示范街区建设,
街巷道路、服务载体、公园绿地等空间进行适儿化改造。在街区内,规划建设彩虹滑梯、儿童活动空间,并与大成巷儿童友好学径示范段无缝衔接。
事事关注青年发展。街区引入时下流行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等互动娱乐项目、打造大成巷青年市集、开设“市民夜校”,助力青年人创业就业,满足青年人追求新鲜感、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时时呵护老年健康。在秦起广场设立老年文艺团队专属活动空间,每天都有30余支老年团队在此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无锡毽球队,每年都会在此组织长三角城市毽球友谊赛,带动一大批市民积极参加健身锻炼。
三、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的成功经验
一是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共建。街区采取“一心多点、串珠成链、功能融合”的布局策略。“一心”即梁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文明实践示范引领的核心区域;“多点”则是“三大广场”“五大场馆”“百支队伍”即:二泉广场、秦起广场、同庚厅广场,阿炳故居、钟楼图书馆、无锡第一支部、小娄巷建筑群、东林书院,梁溪区100支优秀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形成多元化的街区亮点;“串珠成链”则是通过步行道、绿化带等设计,将各站点有机串联,构建流畅的参观游览动线;同时,注重“功能融合”,确保商业、文化、学习、休闲等功能和谐共生。
二是倡导文明实践街区共治。在街区日常管理中,推行共治理念,统筹五个方面的力量:用好物管专业力量,增强物业团队专业能力,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凝聚团队自治力量,整合街区内的各类优秀社会组织、文体活动团队等自治力量,搭建沟通平台、提供资源支持,引导参与街区的日常管理和文明实践活动;发挥志愿服务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深入街区每个角落,传递文明新风;整合各方执法力量,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确保街区和谐稳定。
三是推动文明实践资源共享。街区内公共广场、文化场馆、文明单位、高端商场众多,各方通过结对共建、服务联盟等方式,整合优质资源。自2023年以来,街区举办各类主题活动1000余场,民俗文化巡游、青年原创音乐节、梁溪榜样文明实践集市等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及游客参与。梁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街区文明实践主阵地作用,每月超20场的高品质活动,不断吸引着各类社会力量主动参与。
四是实现精神文明品牌共创。精心打造全民健身舞蹈大赛、“梁锋尚”市民观察团、梁溪榜样文明实践集市、梁溪精神文明建设主题书画诗文大赛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活动;全新设计新时代文明实践研学路线,串联起崇安寺街区第一支部党建基地、小娄巷状元楼、东林书院等重点文化场馆,让广大市民在研学活动中,传承弘扬梁溪文化,涵养中华现代文明。
五是助力市民文明行为共促。成立“梦想中山路”志愿服务联盟,凝聚企业、商户、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各方力量,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街区环境。“梁锋尚”市民观察团,148名观察员,积极参与街区环境整治、公益集市、文明引导等活动。
文明河南在新乡视频号高忆管理
发布于:北京市富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